菜单 菜单
13395017579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智慧行业   /   新闻详情

全国CIM试点城市现状与智慧城市建设思考

2022.04.09

2018年11月,北京城市副中心、雄安新区、南京市、厦门市、广州市正式承接住建部“运用建筑信息模型(BIM)系统进行工程建设项目审查审批和城市信息模型(CIM)平台建设”试点工作,成为首批5个试点城市和地区。


2020年,住建部联合相关部门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指导意见》,把BIM技术应用和全面推进城市信息模型(CIM)平台建设,放在了“新城建”建设的突出位置。与此同时,《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纲要》和《“十三五”国家信息化规划》中也都提出了“加快建设数字中国”的要求。


为了助力“加快建设数字中国”的目标,鲁班研究院针对国内CIM试点城市建设现状进行了分析梳理。试点主要要求提出运用BIM系统实现工程建设项目电子化审批审查、探索建设CIM平台、统一技术标准、为“中国智能建造2035”提供需求支撑。在此基础上,鲁班研究院就基于数字孪生的CIM平台与智慧城市的建设方向展开深度思考与讨论。


1

CIM试点城市建设情况


01

北京城市副中心


1) “城市副中心”统计大数据综合应用系统项目一期

▶ 建设内容

通州区“城市副中心”统计大数据综合应用系统和软件测评服务,主要包括图示几个板块。

微信图片_20220409182949.png

2)通州区地下管线数字化管理系统三维平台项目、2020年度地下管线及城市数字化管理系统运行项目

▶ 建设内容

2020年9月,启动北京城市副中心三维地图服务系统和通州区智慧城市管理指挥平台建设项目,构建了全系统、全数据、地上地下的三维可视化和一张图展示,并能够将三维地图和各业务系统数据进行实时共享交互。目前三维平台已经完成16个子模块的可视化建设,其中综合概览、交通信号、交通违法、公共自行车等11个模块已经完成数据接入,实现三维城市模型中可视化监管。

▶ 发展现状

通州区城市管理指挥平台(城市大脑)搭建了数据接入、一级数仓和二级数仓基础平台。目前平台融合了信号、违法、供热等60种类型的数据。

目前,高精度的空中城市数据采集可以提供厘米级别的分辨率和逼真的建筑表面纹理。构建了全空间、三维立体、高精度的城市数字化模型。

智能交通信号控制系统实现全区906平方公里内除在建道路外,所有路口信号灯的联网控制,城市副中心155平方公里范围内的信号灯全部实现了智能化控制。根据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提供的测评报告显示,“智慧交通”系统运行后,城市副中心平均车速提高15.6%,城市主干道通行时间缩短32.5%。

02

雄安新区


1) 雄安新区规划建设BIM管理平台(一期)项目

▶ 建设内容

雄安新区规划建设BIM管理平台(一期)覆盖六大环节的展示、查询、交互、审批、决策等服务,整个BIM管理平台遵循统一数据管理标准体系,协同相关单位共同研究编制覆盖规划、建筑、市政和地质等四个专业的《数字雄安规划建设管理数据标准》。

微信图片_20220409182926.png


2)雄安新区数字孪生城市的数字底座——块数据平台


▶ 建设内容

实现政务数据的融合;作为所有新区的信息化平台的数据层,横切进所有的管理系统,保证在数据融合的基础上,支撑所有政府的应用在“块数据平台”上生长、发展;确定统一的数据标准和数据资源目录,来保证数据的资产化以及数据的可流动、可交换、可共享;提供网络、计算和存储服务。

▶ 发展现状

雄安新区已经搭建起以“一中心四平台”为核心的智能城市基础框架。通过规划建设BIM审批系统,可以看到雄安新区各类工程项目,随着规划、设计、施工到建成在平台上全过程的孪生共长。在雄安数字“孪生城市”上,看到“地下”城市版本,各类综合管廊、智能控制装置部署其中。在数字城市标准方面,已制定出台了15项标准。2020年10月,雄安“城市大脑”—雄安城市计算(超算云)中心开工建设,预计2022年完工并投入使用。


微信图片_20220409182932.png

03

南京市


南京市运用建筑信息模型系统(BIM)进行工程建设项目审查审批和城市信息模型平台(CIM)建设试点项目—BIM系统(V1.0)、CIM平台(V1.0)

▶ 建设内容

南京市CIM基础平台主要是包括两大部分,一个是BIM报建,一个是CIM平台。横向上,通过CIM信息平台联通各个部委办局提供空间信息服务。纵向上,在CIM平台的技术上面实行项目的各个阶段的智能化审查审批,把CIM平台逐步打造成为能够提供空间协同一体数据支撑的底板,形成各类数据和功能服务汇聚与供给的新中枢,构建CIM+智慧城市应用新生态。

1649500238199.png

BIM系统部分:BIM规划报建相关数据标准研究制定;基于BIM技术的工程建设项目规划报建辅助设计软件;基于BIM技术的工程建设项目规划报建智能审查审批系统;系统集成与衔接;BIM数据翻模、数据优化治理和集成;BIM应用环境搭建;培训、推广、技术支持等工作。

CIM部分包括:CIM标准规范和数据库、南京市CIM平台、相关系统改造和集成对接、GIS基础平台软件(易智瑞)。


▶ 建设成果

BIM系统于2021年10月平台通过验收。实现规划报建“全业务覆盖”的目标。

微信图片_20220409183107.png

南京CIM基础平台数据形成了覆盖全市域6587平方公里的建筑白模、接入中心城区地下空间三维简模,完成了四个试点片区189平方公里精细模型的治理与接入,汇集了包括地下管线数据、涵盖房建、市政、轨道交通的BIM模型数据及地质、城市设计、控规盒子等三维数据,可展示十数种多元异构数据构成的共400余个图层,形成了覆盖地上、地表和地下,历史、现状和未来的空间底板。


▶ 特色亮点

(1)开展城市一级的BIM标准体系的探索和研究,联合建委共同开展了南京地方标准工程建设信息模型格式并建模,形成多部门合作多层次推进BIM标准研究的工作模式。
(2)提出基于Hash算法的原生模型与轻量化模型一致性验证。
(3)将BIM轻量化格式植入到CIM平台的高效解析方案。
(4)实现一套数据多种服务,可满足跨平台的使用。
(5)重点关注公共配套设施和停车配套设施的智能审查,实现各类指标的第三高度的智能化。
(6)建立了基于规则引擎的统一规则库和算法库。在项目的审批过程中可以灵活根据新的规则来进行审查审批。

04

厦门市


运用BIM系统进行工程建设项目报建并与“多规合一”管理平台衔接试点

▶ 建设内容

开展基于BIM系统的报建审查审批研究,标准研究,机制研究,提供实现的技术思路并利用案例进行关键技术验证。成果实现与多规合一平台衔接,实现BIM模型与CIM平台的数据整合。


微信图片_20220409183126.png

▶ 建设成果

厦门“多规合一”CIM平台涵盖了多部门、多专业、多维度的数据,包括近400个空间二维数据图层、2万公里地下三维管线数据、集美区和鼓浪屿倾斜摄影数据、17个BIM模型数据。实现全市300多个部门数据共享共通,形成了一套层次清晰、有机融合的城市智慧数据库。依托BIM和CIM试点,首创XIM公开数据格式,支持规划、建筑、市政项目BIM数据交付成果公开转换,统一了BIM报建数据标准,并可将数据同步至CIM平台。推行BIM“自检+承诺制”模式,打造工程规划许可阶段告知承诺制模式再升级。



人达科技专业智慧路灯解决方案提供商



人达智慧灯杆网关一站式接入及管理智能照明、视频监控、环保监测、气象监测、LED显示屏、无线WIFI覆盖、公共广播、一键报警,充电桩,微基站等设备,不仅简化项目组网,同时极大提升智慧杆系统的稳定性。



连接人达智慧灯杆管理控制系统云平台,通过云平台,实现远程管理;远程配置、远程维护、远程数据监控等,赋能企业智能化管理,降低运维成本,提升效率


QQ截图20220407113311.png

智慧行业   /   新闻详情

全国CIM试点城市现状与智慧城市建设思考

2022.04.09

2018年11月,北京城市副中心、雄安新区、南京市、厦门市、广州市正式承接住建部“运用建筑信息模型(BIM)系统进行工程建设项目审查审批和城市信息模型(CIM)平台建设”试点工作,成为首批5个试点城市和地区。


2020年,住建部联合相关部门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指导意见》,把BIM技术应用和全面推进城市信息模型(CIM)平台建设,放在了“新城建”建设的突出位置。与此同时,《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纲要》和《“十三五”国家信息化规划》中也都提出了“加快建设数字中国”的要求。


为了助力“加快建设数字中国”的目标,鲁班研究院针对国内CIM试点城市建设现状进行了分析梳理。试点主要要求提出运用BIM系统实现工程建设项目电子化审批审查、探索建设CIM平台、统一技术标准、为“中国智能建造2035”提供需求支撑。在此基础上,鲁班研究院就基于数字孪生的CIM平台与智慧城市的建设方向展开深度思考与讨论。


1

CIM试点城市建设情况


01

北京城市副中心


1) “城市副中心”统计大数据综合应用系统项目一期

▶ 建设内容

通州区“城市副中心”统计大数据综合应用系统和软件测评服务,主要包括图示几个板块。

微信图片_20220409182949.png

2)通州区地下管线数字化管理系统三维平台项目、2020年度地下管线及城市数字化管理系统运行项目

▶ 建设内容

2020年9月,启动北京城市副中心三维地图服务系统和通州区智慧城市管理指挥平台建设项目,构建了全系统、全数据、地上地下的三维可视化和一张图展示,并能够将三维地图和各业务系统数据进行实时共享交互。目前三维平台已经完成16个子模块的可视化建设,其中综合概览、交通信号、交通违法、公共自行车等11个模块已经完成数据接入,实现三维城市模型中可视化监管。

▶ 发展现状

通州区城市管理指挥平台(城市大脑)搭建了数据接入、一级数仓和二级数仓基础平台。目前平台融合了信号、违法、供热等60种类型的数据。

目前,高精度的空中城市数据采集可以提供厘米级别的分辨率和逼真的建筑表面纹理。构建了全空间、三维立体、高精度的城市数字化模型。

智能交通信号控制系统实现全区906平方公里内除在建道路外,所有路口信号灯的联网控制,城市副中心155平方公里范围内的信号灯全部实现了智能化控制。根据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提供的测评报告显示,“智慧交通”系统运行后,城市副中心平均车速提高15.6%,城市主干道通行时间缩短32.5%。

02

雄安新区


1) 雄安新区规划建设BIM管理平台(一期)项目

▶ 建设内容

雄安新区规划建设BIM管理平台(一期)覆盖六大环节的展示、查询、交互、审批、决策等服务,整个BIM管理平台遵循统一数据管理标准体系,协同相关单位共同研究编制覆盖规划、建筑、市政和地质等四个专业的《数字雄安规划建设管理数据标准》。

微信图片_20220409182926.png


2)雄安新区数字孪生城市的数字底座——块数据平台


▶ 建设内容

实现政务数据的融合;作为所有新区的信息化平台的数据层,横切进所有的管理系统,保证在数据融合的基础上,支撑所有政府的应用在“块数据平台”上生长、发展;确定统一的数据标准和数据资源目录,来保证数据的资产化以及数据的可流动、可交换、可共享;提供网络、计算和存储服务。

▶ 发展现状

雄安新区已经搭建起以“一中心四平台”为核心的智能城市基础框架。通过规划建设BIM审批系统,可以看到雄安新区各类工程项目,随着规划、设计、施工到建成在平台上全过程的孪生共长。在雄安数字“孪生城市”上,看到“地下”城市版本,各类综合管廊、智能控制装置部署其中。在数字城市标准方面,已制定出台了15项标准。2020年10月,雄安“城市大脑”—雄安城市计算(超算云)中心开工建设,预计2022年完工并投入使用。


微信图片_20220409182932.png

03

南京市


南京市运用建筑信息模型系统(BIM)进行工程建设项目审查审批和城市信息模型平台(CIM)建设试点项目—BIM系统(V1.0)、CIM平台(V1.0)

▶ 建设内容

南京市CIM基础平台主要是包括两大部分,一个是BIM报建,一个是CIM平台。横向上,通过CIM信息平台联通各个部委办局提供空间信息服务。纵向上,在CIM平台的技术上面实行项目的各个阶段的智能化审查审批,把CIM平台逐步打造成为能够提供空间协同一体数据支撑的底板,形成各类数据和功能服务汇聚与供给的新中枢,构建CIM+智慧城市应用新生态。

1649500238199.png

BIM系统部分:BIM规划报建相关数据标准研究制定;基于BIM技术的工程建设项目规划报建辅助设计软件;基于BIM技术的工程建设项目规划报建智能审查审批系统;系统集成与衔接;BIM数据翻模、数据优化治理和集成;BIM应用环境搭建;培训、推广、技术支持等工作。

CIM部分包括:CIM标准规范和数据库、南京市CIM平台、相关系统改造和集成对接、GIS基础平台软件(易智瑞)。


▶ 建设成果

BIM系统于2021年10月平台通过验收。实现规划报建“全业务覆盖”的目标。

微信图片_20220409183107.png

南京CIM基础平台数据形成了覆盖全市域6587平方公里的建筑白模、接入中心城区地下空间三维简模,完成了四个试点片区189平方公里精细模型的治理与接入,汇集了包括地下管线数据、涵盖房建、市政、轨道交通的BIM模型数据及地质、城市设计、控规盒子等三维数据,可展示十数种多元异构数据构成的共400余个图层,形成了覆盖地上、地表和地下,历史、现状和未来的空间底板。


▶ 特色亮点

(1)开展城市一级的BIM标准体系的探索和研究,联合建委共同开展了南京地方标准工程建设信息模型格式并建模,形成多部门合作多层次推进BIM标准研究的工作模式。
(2)提出基于Hash算法的原生模型与轻量化模型一致性验证。
(3)将BIM轻量化格式植入到CIM平台的高效解析方案。
(4)实现一套数据多种服务,可满足跨平台的使用。
(5)重点关注公共配套设施和停车配套设施的智能审查,实现各类指标的第三高度的智能化。
(6)建立了基于规则引擎的统一规则库和算法库。在项目的审批过程中可以灵活根据新的规则来进行审查审批。

04

厦门市


运用BIM系统进行工程建设项目报建并与“多规合一”管理平台衔接试点

▶ 建设内容

开展基于BIM系统的报建审查审批研究,标准研究,机制研究,提供实现的技术思路并利用案例进行关键技术验证。成果实现与多规合一平台衔接,实现BIM模型与CIM平台的数据整合。


微信图片_20220409183126.png

▶ 建设成果

厦门“多规合一”CIM平台涵盖了多部门、多专业、多维度的数据,包括近400个空间二维数据图层、2万公里地下三维管线数据、集美区和鼓浪屿倾斜摄影数据、17个BIM模型数据。实现全市300多个部门数据共享共通,形成了一套层次清晰、有机融合的城市智慧数据库。依托BIM和CIM试点,首创XIM公开数据格式,支持规划、建筑、市政项目BIM数据交付成果公开转换,统一了BIM报建数据标准,并可将数据同步至CIM平台。推行BIM“自检+承诺制”模式,打造工程规划许可阶段告知承诺制模式再升级。



人达科技专业智慧路灯解决方案提供商



人达智慧灯杆网关一站式接入及管理智能照明、视频监控、环保监测、气象监测、LED显示屏、无线WIFI覆盖、公共广播、一键报警,充电桩,微基站等设备,不仅简化项目组网,同时极大提升智慧杆系统的稳定性。



连接人达智慧灯杆管理控制系统云平台,通过云平台,实现远程管理;远程配置、远程维护、远程数据监控等,赋能企业智能化管理,降低运维成本,提升效率


QQ截图20220407113311.png